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普拉多博物馆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已有885件艺术品失踪。文中引用西班牙审计法院的报告,称这家位于马德里的博物馆曾一度丢失926件艺术作品,其中41件已于2008年至2012年间被找到。该国在普拉多博物馆和雷纳索非亚博物馆举行的国家馆藏重组期间,把这41件作品放错了位置。 报告中,法院认为“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是艺术品失窃背后的罪魁祸首,并要求针对该博物馆的藏品和外借记录进行内部审...
提到湖北省博物馆,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镇馆之宝。而今后,两瓶鄂产白酒也要与这些藏品做邻居了。 23日上午,省博举办收藏仪式,正式将两瓶产自湖北襄阳的白酒收入馆中。据悉,这是省博建馆以来首件白酒藏品。 馆方称门槛很高 上午10时,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万全文,代表省博从酒厂负责人手中接收了这两瓶酒。 万全文表示,该酒厂出品的白酒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文物网讯 和田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来都被国人视为玉石的代名词,甚至被誉为“国玉”,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国四大名玉中最为著名,也是最受人喜爱的和田玉,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如今人们收藏、投资的绝佳之选。而人们在选购、收藏和田玉的过程中,也衍生出了不少的疑惑和问题。 近日,中国文物网联合琉璃厂古玩艺术品交易网官方微信账号,特别开通了藏家互动答疑板块,定期针对某一收藏品类,向广大藏家...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2014年7月19日,由北京大栅栏琉璃厂商会主办,琉璃厂古玩艺术品交易网承办,中国文物网、中科艺融文物鉴定中心、艺融美术馆协办的“2014北京大栅栏琉璃厂收藏讲座鉴宝活动”第五期,在位于北京琉璃厂一得阁书画城五层的艺融美术馆如期举行。 瓷器鉴定专家李宗扬为藏友讲解明清瓷器的纹饰特征 此次收藏讲座鉴宝活动吸引了众多藏友前来参与 当天上午,活动特邀北京市文物鉴...
中国文物网讯 春归夏至,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主办的“中国书店第六十六期大众收藏书刊资料拍卖会”定于7月26日开槌。此次拍卖汇集古籍善本、大字排印本、碑帖拓片、文玩清供、木版水印及书画等品类,洋洋近八百件。件件精优,品鉴捃拾,如沐解暑凉风,令人心旷神怡。 古籍善本珍品芸集。如《<涉园题咏>二种》,此本为清嘉庆十一年(1806)张氏涉园刊本,通篇手书上板,刊印兼优,并附樊增祥题识宣统年间...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近年来,金丝楠木无疑是收藏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其市场行情不仅稳中有升,更有甚者价高堪比黄金。与此同时,各种仿品、假货也开始大行其道,蒙蔽了不少人的双眼。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如何鉴别真伪也就成了选购金丝楠木时最为要紧的事情。近日,北京桢楠轩家具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北京市西城区金丝楠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肖璞韬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介绍了选购金丝楠木的相关注意事项。 金丝楠...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自古以来,金丝楠就被赋予了“神木”之称。自明清以来备受皇室青睐的金丝楠木,如今也被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关注。而且其所具有的历史传承和独特魅力也为其带来了不断攀升的市场行情。那么金丝楠木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木材,其收藏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文物网于近日采访了北京桢楠轩家具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北京市西城区金丝楠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肖璞韬,他为我们讲述了凝聚在金丝楠...
天津博物馆“文博讲堂”将在7~8月重磅推出一季以收藏鉴定为主题的专场系列讲座,邀请京津两地权威文物鉴定专家,和大家聊聊如何鉴定文物与收藏中的那些事儿。首场讲座将于7月12日率先登场,清代服饰收藏大家何志华先生将通过他毕生收藏精华,向观众讲述《清代服饰的探索与演变》。 何志华,文物博物馆协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业余收藏中国传统服饰近三十年,藏品答七百多件套,尤其以清代和民国初年为主...
说起“老兵画廊”,不少街坊都不会感到陌生。从8年前的八一建军节开始,每逢节日,这间位于荔湾区芳村壹号文化广场的小博物馆便会陈列各种历史藏品,供街坊观赏。风雨不改地为街坊办展,老兵伍立桥坚持了八年。然而,如今他终于撑不下去了。记者昨日了解到,由于租约的原因,“老兵画廊”将于近日彻底告别街坊。 “这种情景以后都不会有了” 7月3日下午,芳村壹号文化广场人流如织,沿着林立的商铺拐入中庭,...
6月27日,娘本唐卡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娘本已经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了5件他创作的唐卡作品。“唐卡”是藏族绘画艺术的独特形式,是藏族与不同地域文化,特别是藏汉民族文化之间交相辉映的产物。历经上千年的积累与发展,唐卡已成为汇聚藏族宗教、历史、科技和艺术等各个领域珍贵遗产的载体。2009年,唐卡与堆绣、彩塑和铜雕等一起以“热贡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中国文物网(编辑 白頔)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玩雅物,折扇的使用价值如今虽然已经逐渐消退,但是其收藏价值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尤其是一些精品折扇,近几年的市场价格更是节节攀升,由此也引发了一股收藏折扇的新热潮。那么,折扇的收藏价值究竟何在?又有哪些折扇值得去购藏呢?近日,北京万隆拍卖公司副总经理、折扇收藏家姜辉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姜辉 名家精品折扇最受追捧 据...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董德红,在北京经营扇子生意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每逢周末,他所经营的“古韵扇庄”便会成为一众藏扇、玩扇者的汇集之所。除了在经营扇子方面有口皆碑以外,他本身其实还是一位颇受扇友们认可的中青年制扇师。作为当代苏扇制作大师王建的亲传弟子,董德红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在多年的实践与摸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制扇风格。近日,中国文物网记者对董德红进行了专访,他向记者讲述了制扇之路上的艰...
中国文物网(编辑 白頔)在中国,扇子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唐代李冗在《独奇志》就曾有“女娲以草为扇,以障其面”的记载。而扇子作为艺术收藏品的历史也由来已久。据东晋王子年的《拾遗记》中记载,周昭王就对其所拥有的“游飘”、“条翮”、“亏光”、“仄影”四把名扇珍爱有加。藏扇的风气发展至宋代,开始出现了折扇的雏形。后又经明代文人雅士的推崇与把玩,折扇艺术由此发展至巅峰。 现如今,折扇因其所具有...
93号院博物馆展厅展示的端午民俗艺术品 93号院博物馆展厅展示的端午民俗艺术品 93号院博物馆展厅展示的端午民俗艺术品 民间艺术家白大成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 93号院博物馆馆长蔺炜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为了迎接2014年端午佳节的到来,5月30日,在西城区文委的支持下,由93号院博物馆、白大成家庭艺术...
各种造型的BP机,每个BP机都有着它收藏的一个故事。记者何波摄 据悉,佛山收藏达人汤振亮十七年来共收藏了一百多箱近5000台BP机。目前,汤振亮正在筹建全国唯一的一个寻呼机主题博物馆,希望面积能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让有怀旧情结的人们在此留住记忆。 BP机收藏了一百多箱 28日上午,在汤振亮弟弟的家里,汤振亮拿出不少自己收藏的独家宝贝给记者看。上千台色彩缤纷的BP机被分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